聚焦中国

中国新用车模式研究


贝恩观点  2015年3月


在中国,汽车曾经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但随着交通状况恶化、政策法规收紧,自己买车、开车逐渐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这种趋势在超大城市中尤为明显。贝恩公司最新发布的《中国新用车模式研究》对6个一、二线城市超过2100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在已经有车或有意向购车的受访者中,近三分之一表示如果交通条件进一步恶化,他们将会放弃拥有私家车或打消购车念头。交通拥堵加剧和油价上涨是受访者表示放弃自己拥有私家车的两大主要因素。因此,汽车制造商面临双重挑战:在巩固核心业务的同时,试水共享租车和传统租车等新用车方案,从而抓住中国市场的新机遇。

贝恩公司调查发现,中国超大城市的车主已经开始重新思考拥有私家车的价值。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中国城市交通格局,使车主们不得不面对持续恶化的行车条件和趋于严格的政策法规。在大城市里拥有私家车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便捷性和安全性却越来越差,导致人们对拥有私家车的热情逐步下降。尽管仍然有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仍将拥有私家车视为身份的象征,但约有45%的受访车主和55%受访的潜在购车者表示汽车正在逐渐丧失其作为身份象征的吸引力。相反,贝恩发现安全性是中国消费者更关注的问题。约80%的受访者表示,车辆的安全性和他们的人身安全是他们相对最关注的问题,其次是可靠性和灵活性。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具备了购买私家车的经济实力,可以满足他们对舒适出行的需求,但很多人却选择了替代性用车模式而不是购车,”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报告合著者皮埃尔-亨利∙博特(Pierre-Henri Boutot)认为,“对很多人而言,拥有私家车的麻烦和成本的上涨已经超过了它所代表的身份地位和能提供的灵活便利。”

随着拥有私家车观念的转变,选择替代性用车模式的消费者日渐增多。贝恩调查发现,尽管传统租车、拼车、共享租车这些方式还不为中国消费者所熟悉,但是约40%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他们非常愿意使用这些模式。

通过研究,贝恩甄别了汽车制造商值得把握的关键机会,通过忠诚度计划和汽车租赁等灵活的解决方案,在新环境下巩固核心业务,同时吸引新客户。

在推动中国新用车方案成型的过程中,汽车制造商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对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年轻消费者,他们既想获得安全经济的驾车体验,又不想有拥有私家车的负担。举例来说,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消费者负担得起的共享租车或传统租车模式,挑战出租车和公共交通。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工业品及服务与汽车业务主席、本报告合著者曾伟民指出:“自己拥有私家车不再像过去那么具有吸引力,甚至不再是那么必要了,但人们的用车需求却在与日俱增。这种转变将迫使汽车制造业巨头更多地从技术专家、营销专家、甚至是安全和环保倡导者的角度思考和采取相应行动,开发出对消费者而言焕发着全新吸引力并切实可行的创新私人用车方案。”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