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

2015 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

中国美国商会与贝恩公司联合开展的调查表明,经济放缓、劳动力成本高、以及不确定的监管环境将继续影响企业实现发展,但会员企业对中国国内市场增长前景仍持乐观且期望签订美中双边投资协定


2015年2月11日——《2015 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为中国美国商会联合贝恩公司针对其会员企业开展的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尽管在中国开展业务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但外资企业将继续调整在华运营以适应环境。他们认为,向全新经济模式的转变虽然艰难但最终定会成功,外资企业也将获得更为公平的待遇。调查还表明,人力资源和监管挑战仍将是困扰会员企业的首要问题。

“中国美国商会的会员企业看好中国市场,但随着中国致力于经济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企业仍需适应中国商业环境不断演变的挑战。”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吉莫曼(James Zimmerman)先生说道,“我们的会员企业了解并能够感受到中国领导层在进行经济平衡和实施改革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然而,在中国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在2015年及之后的日子将会任重而道远。”

据调查表明,2014年企业收入继续增长,但已赶不上过去几年快速增长的步伐。尽管如此,有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公司处于“盈利”或“大幅盈利”的状态,其中有42%的报告称利润处于增长状态,但增幅低于前几年;另有44%的企业则称利润与他们在全球内的平均利润相持平。六成企业报告称其收入高于2013年,约两成的企业报告称其收入与上年持平。

在增长趋平的市场环境下,有超过30%的企业表示2015年没有投资扩张计划,这一比例为2009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高数据。贝恩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会员企业仍保持乐观态度,主要考虑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的上升。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和进一步的城镇化也向企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今年的深入分析也揭示了各个行业的差别,相较于资源和工业企业,服务型企业对增长机会持更为乐观的态度。

因此,一些美国企业继续加强与中国经济的联系:三分之一的美国企业从本地设计、开发或定制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占到了他们在中国业务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此外,美国其他一些企业还将中国作为其全球增长的基地。研发密集型或资源、工业行业中有近一半的企业将研发中心设在了中国,而这当中,研发中心不仅服务于中国市场还服务于其他新兴市场的企业占比约为40%。

中国市场目前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因此,与之有利益关系的企业需要决定是否留在中国继续发展和投资,或者优先选择其他增长机遇。”贝恩全球合伙人及本报告合著者石教立(Stephen Shih)先生说,“决定在中国继续开展业务的企业需要确保他们的战略能够很好地适应变化中的中国市场机遇和挑战。”

与去年相同,企业目前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仍然是高劳动力成本和不确定的监管环境。从事资源与工业行业的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中,约四分之一的企业因劳动力成本高的原因已经或正计划将生产或投资撤出中国。监管方面,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许可和政府审批流程越来越复杂。尽管85%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过去五年中国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但仍有约80%的受访者表示执行不力仍是主要问题;此外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和数据泄露风险高于其他国家。

在过去两年,腐败现象有所缓解。在企业高管最关心的问题中,腐败问题从2013年排名第四跌至2014年的第六,而在2015年的调查中,腐败问题进一步跌至第16位。但保护主义抬头,自2010年以来首次成为企业高管最关心的五大挑战之一。此外,近半数的受访企业认为外国企业在华没有以前受欢迎。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超过60%的企业仍将中国视为全球三大投资重点之一。但企业对中国的投资速度有所放缓,主要原因是市场准入壁垒或不利于外资企业的政府政策。越来越多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现在只是其全球投资的“众多投资目的地之一”。认为中国投资环境质量正处于不断恶化之中的企业数量大幅上升至29%,高达31%的受访企业表示无计划扩大在中国的投资,这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的数字。

美国企业希望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应对目前监管环境存在的问题。如果推动美中双边投资协定(BIT)等改革措施,将使其在华业务获益匪浅。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表示,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之后,将能有效降低中国监管环境的整体复杂度,他们的企业也能够进入新的业务或产品领域,提高收购能力。

“美中双边投资协定是改善监管环境的一个重要机会,也能让美国企业提高其在华投资和创新能力,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吉莫曼说道:“此次调查表明,我们的会员企业期待能以一种对企业和业界互利共赢的方式,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今年是中国美国商会开展《商务环境调查报告》的第十七个年头,共有近500家会员回答调查问卷,同时也是中国美国商会首度邀请贝恩公司协助开展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