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恩观点

十年营销迷思,品牌破局关键:回归本质,重新出发

近日,贝恩公司联合凯度及分众传媒举办了“回归,再出发”品牌营销行业大会,吸引了近1000位来自跨国公司和本土头部企业高管到场参加。


贝恩公司全球专家合伙人鲁秀琼


论坛现场,围绕营销的道与术,贝恩公司全球专家合伙人鲁秀琼以“回归本质,再出发”为主题发表演讲,为品牌拨开迷雾,回归再出发,破局赢增长建言献策。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凯度大中华区CEO暨BrandZ全球主席王幸、秒针系统总裁赵洁,分别就“走出迷失的十年,驱动品牌增长的路径”、“应势谋变,韧性复苏,打造中国式强品牌”和“品牌致远,科学致胜——解析品牌广告预算密码”议题进行了深度分享。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数字化业务主席张婧主持“大牌与新锐的媒介思维新碰撞”圆桌讨论,与来自娇韵诗、百威、元气森林、空刻意面等国内外头部高管展开深度对话。


鲁秀琼:品牌再回归,营销再中心,媒体再提升




过去十年是消费品行业蓬勃发展的十年,各式渠道平台层出不穷,营销技术日新月异,但营销人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流量见顶,品牌弱了,内容碎了,认知浅了,触点多了,关注少了如何找到确定性的增长机会和营销打法?


贝恩公司全球专家合伙人鲁秀琼总结了三点破局思考:一是要相信品牌的力量,扭转流量租赁思路,重提品效平衡;二是要推动营销的升维,从千人千面去中心化到内容和媒介的再中心化,实现规模化精准;三是要关注媒体的效果,从花钱买触达到媒介强化关注,改变行为。


对于品牌广告与效果广告之争,鲁秀琼给出的答案是品效平衡。全球顶尖市场研究机构IPA在2013年发布的著名著作“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总结了全球700多个品牌12年的营销数据,提出驱动生意的品效最佳比例为六四开,品牌向投入占比60%,效果向投入占比40%。经历十年,该比例仍被更多更新研究不断验证。诸多全球领导品牌,及中国实践的成功案例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鲁秀琼提醒营销人,“千人千面的优势,同时也是劣势”。过去十年,随着平台和技术的发展,千人千面的去中心化营销,逐步占据了主流市场。在去中心化的过程中,营销人也在不断反思。 她谈到,营销升维的方向应该是再中心化,品牌应该建立“1(中心化记忆)+N(圈层化体验)+X(个性化种草)”的组合,达成内容上共同形散而神聚,媒体打法上规模化精准。


鲁秀琼给到全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关媒介规划的,传统媒介规划的指标是触达+成本,但触达等于看见吗,看见就真的有效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关注为王的时代,媒介规划的原则需要从“花钱买触达”转变为“花钱买关注”。


她认为,媒介规划应该关注四个核心指标,分别是触达率、眼球关注率、关注时长和触达频次。其中,触达只是第一步;真正获得了关注,才是实际看见;而长时间关注,才能真正留下印象;最后高频触达,才能够实际改变行为。这四个指标缺一不可,只有通盘考虑,全面衡量,才能最大化营销效果。


江南春:品牌要流量更要留心,营销要种草更要种树,媒体要触达更要触动


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江南春深有同感,从营销升维之道来看,品效再平衡化、营销再中心化、媒体再聚焦化,都是业内有目共睹的大势所趋。他提出了三点思考。


放大品牌——从破圈到防卷。如今,人口红利消失,消费预期和信心不足,线下流量紧缺,线上红利不再。流量既留不住量,也留不住人心。算法千千万,算准人心才是生意增长的根本。


放大内容——从种草到种树。过去十年,千人千面的个性化营销凭借其精准化营销的特点,成为市场的绝对主流。然而,互联网充斥着海量信息,品牌再多的投入也很容易淹没在里面。看似精准的流量广告,只是交易而非打造品牌,无法破圈形成品牌的社会共识。只有把品牌高频曝光到耳熟能详的地步,这时消费者才会关注到这棵大树以及树下种的草。


放大增长——从关注到改变。媒介选择要找到具有高触达、高关注、高频次特点的“三高”媒介,分众在这三方面均表现突出。且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通过快速建立学习曲线,有效驱动消费者行为改变有效助推品牌进行新产品、新场景、新习惯、新人群的增量突破。


王幸:品牌升维,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


凯度大中华区CEO暨BrandZ全球主席王幸在分享中指出,强势的品牌资产有效助力品牌价值增长,因此,只有持续品牌力,才能稳定占据市场。王幸提出“线上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种草、打造品牌内容,线下通过场景触发、唤醒消费者购买需求、并在封闭空间实现高频触达”的媒体组合是品牌资产提升的核心抓手。


赵洁:中国广告主正在回归营销品牌思维


风口不再,品牌营销预算如何使用更有效?秒针系统总裁赵洁观察到,中国广告主正在回归营销品牌思维。他分享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以全域视角,寻找优质流量,线下增长机会不可忽视;第二步,根据品牌的生命周期,确定广告投资的目标;第三步,用科学分配工具,提升品牌预算的使用效率。

圆桌讨论:大牌与新锐的媒介思维新碰撞


实践才能出真知,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数字化业务主席张婧对话业内诸多大咖,共话品牌增长和媒介规划,嘉宾们分享了各自从业经历中的真知灼见。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数字化业务主席张婧


张婧提出,大品牌与初创品牌看似有很多不同,实则大家在营销底层逻辑上的思考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在短期业绩承压的情况下,要做到“回归品牌,品效平衡”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策。对于初创品牌和成熟经典品牌来说,在品效平衡上的思考是不同的。



娇韵诗在今年双十一创下高两位数的增长,娇韵诗中国区总经理钟晓鸣认为,品牌力决定了品牌的高点,娇韵诗在推出高端品牌Clarins Precious至臻凝时系列时,通过与分众合作选择核心楼宇,保证高频触达和大规模霸屏,通过高势能广告建立高端心智,实现了很好的销售结果。


百威亚太高级市场总监黄东篱分享了百威从高势能电音场景入手,强绑定顶级赛事,建立自己的电音IP,过程中始终聚焦品牌“真我”,并通过核心媒体进行更大规模曝光的外部扩散。她认为,媒介指标只是工具,媒介策略要以业务目标为先,相信伙伴的力量才能走得更远。元气森林联合创始人王璞分享外星人电解质水品牌崛起背后的故事,认为品牌应该坚持产品主义和长期主义,因为好的产品是一定能够被发现的。同时,通过有效媒体打造消费者心智,带动销量。


空客意面CEO王义超谈到对新锐品牌来说,第一单生意很难赚钱,因为获客成本更高,因此更要坚守品质和产品质量,重视用户复购率。效果广告见顶后,通过与分众合作品牌广告进行心智打造,反而降低了效果广告的成本,提升了效果广告的转化,从而促进了整体ROI。


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江南春总结道,如今,线上线下的联动非常重要。除了日常巩固型打法,更要放大优质内容进行破圈,找到新品、新场景等增量机会进行突破。作为品牌的增长伙伴,分众在媒介投放之前,会根据企业增长需求,定制媒介解决方案,设计系统化的敏捷测试方法,帮助企业得出最优媒介组合。投中实时监播监测,数据回流。投后科学回顾效果,优化下一轮投放。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