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文章

并购的基石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2007年3月
作者:David Harding, Sam Rovit


如今,行业的增长步伐大都趋缓,而投资者对公司的增长期望却依然有增无减。然而,并不是每家公司都有能耐从竞争对手那里攫取到市场份额。因此,公司要想达到投资者的期望,迟早都会走上并购之路。

然而,这很可能是一条危险之路。许多公司在追逐新机会时,都忽视了公司所在行业的基本赚钱之道,最终不但没有实现增长,反而落得个股价大跌的下场。制造业巨头美国纽威尔公司(Newell)与乐柏美公司(Rubbermaid)并购一案,就是这样一个反面例子。想当初,靠低成本竞争的纽威尔迫不及待地掏出58亿美元的巨资,期望通过收购拥有品牌优势的乐柏美,让自己沾点高利润的光,不曾想并购之后,纽威尔的股票市值缩水了50%;而乐柏美的也缩水了35%。究其原因,不光是纽威尔的管理层尽职调查做得不够,也不光是纽威尔的管理层缺乏整合大公司的经验;最根本的是这桩交易先天就有缺陷,两家公司的生产流程和成本结构有差异,用以吸引消费者的价值主张也不一样。简而言之,它们的竞争基础不一样,所以根本无法相容。

作者认为,企业一般可以通过5种途径获得行业领导地位:较强的成本优势(cost position)、品牌力(brand power)、较高的消费者忠诚度、资产优势(real-asset advantage),以及来自政府的政策保护,这5个途径也就是企业的竞争基础。扩大公司规模也许能加强其中一项或多项竞争基础,但并不能保证企业获得领导地位。而且,想确定对某一个特定的行业而言哪种竞争基础最重要,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显然,纽威尔公司在这方面就不是很清楚。

那么,并购者如何才能避开上述陷阱呢?作者在分析了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1,700多家公司15年(自1986年至2001年)的数据,对250名CEO进行了深入访谈,并参与了数十家大公司并购项目的计划和实施过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实施大型并购才是明智的:一种情况是该并购能够加强公司目前的竞争基础,另一种情况是当公司的竞争基础有所改变,该并购能够使公司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或者跟上行业的步伐。

家乐氏公司(Kellogg)买下奇宝公司(Keebler)是第一种并购的成功范例。家乐氏很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买;而且收购后丰硕的回报也证明了它的做法是正确的。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家乐氏顶住了来自其他公司的成本压力,坚守自己的品牌优势不动摇,并花大气力做到好上加好,把原有的品牌优势扩展到新产品和新增加的分销渠道。结果,此项并购使家乐氏的销售收入增长了43%,营业利润几乎翻了一番。

清晰频道通信公司(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s)则是第二种并购的成功范例。在20世纪90年代整个无线广播业的竞争基础发生巨变的时候,该公司巧妙地通过了一系列小规模的并购活动,向新的竞争基础转变——从原来依靠政府保护到关注成本优势,保持了公司强劲增长的势头。清晰频道公司“通过并购驱动增长”的战略为它带来了丰硕的财务成果。从1995年到2003年间,该公司的收入和利润都以每年55%的惊人速度增长,同期,股东的平均年回报率也高达28%。

作者还提到,从战略思路出发进行并购,公司内部必须要有一套系统缜密的并购管理流程。在机会到来之前,要牢记公司的竞争基础,并制定周密的战略充分利用自己的竞争基础;要对并购目标排定优先次序,并有的放矢地与各个目标公司发展关系。这样当机会来临时,对目标公司早已了如指掌的收购方便可迅速行动,立即进入谈判阶段,比竞争对手早一步抓住机会。


点击转至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网查看全文

本文选摘自哈佛《商业评论》中文杂志2007年3月刊(www.HBRChina.com)。哈佛《商业评论》由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旗下的Harvard Business Review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授权出版。
本文首发地址www.hbrchina.com(转载请保留)

推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