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5月04日
记者:任绍敏
漫步世博园区,一辆辆电动巴士往来穿梭,四轮、两轮电动车也随处可见,交通上的“低碳”就在身边。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各类电动车的应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成熟。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昨日在世博园区摩纳哥馆举行的电动汽车领导力峰会上说,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在隧道中看见曙光,不管前面还有多少黑暗,一定要坚持下去。
陈清泉认为,这样的大规模应用的确促进电动车行业的发展,但是还不是真正的商业运用,市场决定一切,消费者心态不一,目前还需要呼吁、培育。
气候组织与国际咨询公司贝恩合作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低碳技术市场化之路:电动汽车》,这份报告昨日在摩纳哥馆发布,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介绍说,庞大且增长迅速的国内汽车需求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在积极投身该产业发展,不过中国电动汽车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和产业路径在业界还未达成共识,技术和产业化瓶颈还有待突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对同等配置传统汽车价格过高难以激发购买欲望等。
贝恩公司副总裁曾伟民长期研究电动汽车业,对全球市场进行分析发现,国外高端消费者更看重其环保性,而中国潜在消费者则更关注成本,如果中国电动汽车能解决成本和适用性两大难题,未来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有望达到20%以上,短期要降低成本,需要政府补贴,包括使用电动汽车的电价配套政策。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