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消费升级:塔尖供需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5月13日
作者:黄锴

今年初,在白铭的陪同下,一位中国富豪飞赴欧洲参观了意大利阿兹慕(Azimut)游艇的工厂。回来后,这位富豪便订购了一艘价格5000万人民币的游艇。白铭是意大利阿兹慕游艇中国首席代表。
 
“如果客户同时看中了几个意大利品牌,他们在看完我们的船后,我还负责把他们交接给另一家品牌的接待人员,像接班人一样。”白铭打趣道。
 
如今,为富人提供营销服务的手段更加多元,例如高端游艇公司,已经结成了类似的“接待联盟体”,即使是竞争品牌之间,也设立了参观交接的流程。
 
这听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当有越来越多的“新贵”出现的时候,这个群体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基础的服务、平面思维的供给,而是在理财、健康、教育等方面,呈现出更复杂的需求。
 
据招商银行与贝恩咨询在4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预计今年,中国可投资资产1000万以上的富人群体将达59万人,这一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18万亿人民币。财富的增长伴随的是消费需求的升级,在这样一种趋势下,企业的服务与营销思维,是否也在发生转变?
 
为富人服务,你准备好了吗?
 
因需而变的品牌商
 
5月12日,在位于上海静安寺附近的上海展览厅中,正在举办 “世界奢侈旅游资源博览会”的展出,黄四维创办的优网(Neeu.com)也是参展商之一,这是一家定位于高端奢侈品消费服务的网站,在过去几年里,为会员提供跨国奢侈旅游咨询也一直是优网的业务之一。
 
按照黄四维的介绍,如今,国内的新富阶层们在欧洲奢侈旅游市场上正越来越活跃,他们希望体验更好的酒店和更好的服务方式,采购当地更昂贵和有品质的产品。与之相应,也有越来越多的欧洲旅行社开始专门提供相应的服务:譬如他们会征询这些中国游客的消费喜好和品牌爱好,在他们到达后,为他们设计不同于一般旅游的线路,安排诸如Gucci抑或Chanel的专卖店提前清场,以专门供这些顾客选购。
 
一些奢侈品牌也已悄然作出改变。据悉,在路易威登和菲拉格慕的门店,会有专门的人员为中国顾客讲述品牌的历史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毕竟,要卖1000美元一双的鞋子,让顾客了解公司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历史对销售十分有利。
 
当中国消费者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主力军,还带来了一个更为根本的挑战:除了执行“全球本土化”的策略外,品牌商还必须兼顾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修改。
 
比如,奥迪、宝马和奔驰都在特定车型上加长了车身,并把后座设计得更为舒适。因为中国的富人常常雇司机开车,自己则坐在后座。
 
不仅仅如此,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奔驰的经销商广州龙星行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副总经理秦少碧则表示,在国内销售汽车不仅仅是完成一笔交易那么简单,车行甚至会定期组织美国自驾游、意法自驾游、组织车主参与拍卖会活动等,这些都是作为增值服务提供给国内的客户。
 
而对阿兹慕游艇来说,公司也提供了不少“特别”的服务,例如“在很多成熟市场,卖游艇的工作流程相对简单,但在中国,我们除了销售的工作外,还有很多项附加的售后服务。比如下水管理、培训船员、技术指导等,这些都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我们有时甚至还要帮客户找船长。”
 
空缺的市场机会
 
虽很多品牌商都敏锐地捕捉到中国消费者日渐增长的消费力,但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匹配的需求供给,对不少企业来说都是一大挑战。
 
以奢侈品行业为例。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奢侈品牌很难在短期内组建一支长于招徕顾客的销售队伍。而在麦肯锡的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消费者表示,中国内地商店的销售员态度冷淡,这让他们体验不佳,颇感失望。
 
“我实在无法忍受售货员那冷冰冰的态度和趾高气扬的眼神,”一位买家说道,“与香港或海外购物相比,内地门店的服务态度不敢恭维。”
 
麦肯锡此前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消费者每年在奢侈品上的支出增长达18%,到2015年将达到270亿美元左右。到那个时候,高达20%的全球奢侈品销售额都将来自中国,这个规模将超过当前位居世界第一的日本。而菲拉格慕亚太区首席执行官保罗·卡德曼曾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是菲拉格慕的第一大市场。
 
消费升级: 塔尖供需记
 
不过,中国市场的不同寻常之处并不仅仅是增长速度。中国富人与西方富人的突出差异在于,中国富豪普遍要年轻10多岁。根据麦肯锡的统计,73%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不到45岁,而这个比例在美国只有50%多一点。其中,中国35岁以下的奢侈品消费者的比例达45%,而在西欧,这一数字仅为28%。在他看来,这群年轻富豪会不断地追踪各种奢侈品的信息更新,当奢侈品变得更加普及后,他们的消费心态同样在发生变化。“道理很简单,一个公司中原本只有总经理用LV,后来副总也用了,甚至前台行政和秘书都背LV包包了,那么对总经理来说LV的意义就不大了。”于是,更多的富豪开始追寻个性、定制、“能体现自己品味”的东西。

“新富阶层在奢侈品消费上开始从之前的符号(Logo)消费过渡到更加符合自己个性和理念表达的阶段,这对整个行业是有利的,也会创造很多机会。”黄四维指出,“一些年轻的富裕人群成了国内定制设计师的顾客,之前他们偏好LV或者Gucci,但现在更青睐BV这类设计感更强、风格更定制的品牌。”这些人群需求的变化,也让更多新兴及更有个性的品牌,看到了潜在的市场空间。
 
待转移的财富焦虑
 
就目前来说,尽管各个领域的品牌和机构都费尽心思地“取悦”中国富豪,但除了奢侈消费外,中国富人还有大量的投资需求未被满足。
 
据《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称,随着中国富人的视野的不断国际化和对风险认识的提高,如何保障财富安全已逐渐进入他们的考虑之中,并对其在境内外资产配置的选择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报告显示,2008-2010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0%,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向境外投资移民人数出现了快速增加,以美国为例,中国累计投资移民的人数最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73%。某些移民国家甚至迫于不断增长的移民人数而提高了投资门槛。2011年,随着中国富人进一步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与投资移民的需要,预期境外投资将进一步高速增长。
 
澳洲鼎丰集团中国区总经理王琴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变化,2005年她从澳洲回国开拓国内市场,当时,客户在澳洲购买房产的富人大多是为了子女留学或者移民需求,但最近两年,以投资为目的赴澳购置房产的人群不断攀升。
 
“尤其在国内限购令出台后,这种变化还是很明显的”,根据王琴的介绍,鼎丰的客户一般年龄在35岁以上,家庭资产净值相对较高,他们在澳洲购置的房产大多集中在诸如悉尼、墨尔本以及布里斯班等澳大利亚大城市,价位位于60万到150万澳币(相当于350万-1000万人民币)之间。“由于澳洲地产市场预期相对稳定,他们希望能够分散投资。”王琴说。
 
事实上,近三年来在国内崛起的私人银行,同样希望在富人理财市场中有所斩获,从提供更丰富的理财产品以及提供配套服务的角度,去缓解富人们的“财富焦虑”。但贝恩咨询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业主席庄瑞豪也表示,中国富人受创业经历的影响,使他们不由自主地习惯于保持控制权与作出决策,不习惯将钱交予银行打理。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富人则选择将财富全权委托给私人银行。这种财富观念上的不同,使得私人银行在短期内希望在这个群体内淘金可能尚未有成效,但是从长期来看,新富人群的增长,除了带动消费品市场的升级,必然也会对金融服务、教育、医疗等行业产生相应的连锁反应。”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推荐视频